1.每位同學會拿到本量表的(1)施測結果、(2)30種知識領域、學群描述及大學學類網路關係圖等兩份資料,請先別急著在兩份資料上畫記。當自己的最適配學類與想申請的校系一致時,同學們可掃描第一份資料的圖表可用於備審資料以增加說服力。而同學可將自己的最適配學類在大學學類網路關係途中標註出來,以探索並了解自己除了最適配學類之外,是否有相關學類可以參考。
2.本項測驗並非成就測驗,因此無論是30種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,以及適配學群或適配學類的相關數值如果不高,只能說同學們對於某類知識領域的喜歡程度不高,並非表示同學們無此方面的學習能力。
3.測驗結果有三種:
(1)了解同學們對30種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(有原始分數與百分等級二種)。
(2)量表選出同學們最適配的前三名學群,並顯示同學在30種知識領域喜歡的程度折線圖與大學18個學群知識領域的折線圖相較,相關值越高表示兩折折線圖越相似(越適配)。
(3)18學群又可細分為123個學類,量表選出同學們最適配的8個學類、較適配的8個學類、以及較弱勢配的8個學類,還有最弱適配的8個學類。同學們在選擇校系就讀或做生涯規劃時,可以優先考慮最適配學類,並慎重考慮以避免選擇較弱和最弱勢配的學類。
4.有少數同學沒有得到適配學群或學類的建議,可能由於你對多數知識領域的喜歡程度都很相近,因而形成比較平直的折線圖,這時就會與任何一種學群或學類的折線圖都不相似,建議同學可以參考先前做過的其他測驗,或是到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系統,再行思考自己所感興趣的學群及學類。
5.大學學類網路關係圖
(1)左半部是人文與社會學科,右半部是自然學科。
(2)有部分學類兼具文理性質。
(3)所有學類分屬三類組:圓形為第一類組,方型為第二類組、三角形屬第三類組。
(4)圖中有123個學類,虛線表示兩個學類有高相關,同學可將最適配學類在學類網路關係圖中標示出來,這些學類都值得進一步探索與了解。
6.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範例:
[其他參考資料或相關網址]
1.學系探索量表查詢系統
http://www.ceec.edu.tw/123knd
--可了解123學類的定義,以及該學類未來可從事的職業、該職業的 Holland 碼、ONET_Code 及從事該職業所需的學經歷。職業的 Holland 碼來自美國勞工部所建構的職涯資訊系統(Occupational Information Network, O*NET,http://www.onetonline.org/)中的資料,透過ONET_Code 可查詢 O*NET 中該職業的資料。職業的 Holland 碼的首碼與第二碼表示從事
該職業的人較顯著的人格特質,值得你參考。你高一時所作的興趣量表的興趣代碼,
則是你的六型分數自我比較,取六型分數前三高的結果。
1-1.Holland 職業代碼介紹(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 劉孟奇 )
http://blog.roodo.com/lakatos/32deb884.pdf
1-2.學經歷等級說明
http://www.ceec.edu.tw/123knd/Readme.pdf
2.漫步在大學(大學校系查詢系統)
http://1058763.wit.com.tw/
--可依學校及學系查詢各校系的相關介紹,其中,為方便查詢,於「我要查學系」中設置有【多個學系比較查詢】功能,可同時比較多個相同學群但不同學類之學系異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